top of page

创世记系列(十一)---信心与德行


创14:1-24


创世记十四章记载,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比拉王服侍以拦王基大老玛十二年,第十三年就背叛了。公然的背叛等同于宣战,历来藩属国对宗主国的背叛都必然引发战争,美国的独立战争也正是美洲十三个殖民地要脱离英国的统治而引发的。于是以拦王基大老玛联合示拿王、以拉王、戈印王发起战争,就是四王对五王之战。


这是圣经所记载的第一场战争。大体上说,旧约圣经多是历史,但正如有人所说:History is His story. (历史是神的故事。)这场战争之所以被记录在圣经中,是因为一个重要人物---亚伯拉罕的卷入,因为亚伯拉罕生平事迹是耶和华神宏伟计划的一部分。


彼后1:1-11那里记录了奔走灵程的“天路八步”--- 信心、德行、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弟兄的心、爱众人的心。前两步是信心和德行。透过这段圣经,让我们看看亚伯拉罕的信心和德行。


一. 信心的看见


亚伯拉罕因信看见了什么?


1. 最好的选择


创世记十三章记载,亚伯拉罕和罗得的牲畜和财物很多,那地容不下他们,而且他们的牧人也彼此相争。亚伯拉罕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创13:8)于是礼让罗得首先选择。罗得见约旦河平原水土滋润、绿草如茵,也就毫不客气、当仁不让地选择了约旦河平原,然后渐渐向所多玛挪移帐篷,直到最后搬进了所多玛。


亚伯拉罕没有选择,因为是罗得挑选剩下的才是他的。但亚伯拉罕的没有选择实际上是选择了神,或者说他是让神来为他选择。


人的目光常是短暂的,很多事情我们无法看透。但神是无所不知的,祂的眼界直到永恒。罗得以为自己选择了最好的,哪知这才没过多久,所多玛城就遭受浩劫,城内所有的财物和人口悉数被掳,罗得自己和家人也在被掳之列,何等的凄惨。


罗得离开亚伯拉罕之后,神对亚伯拉罕说,“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创13:14-15)


亚伯拉罕举目所看见的范围实际上很有限,但神所赐给他的比他眼见的范围要大得多。


“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2. 征战的胜负


基大老玛等四王,他们的国究竟在哪里,圣经所提到的地理今天的人们大都不太熟悉,但“示拿”地给我们一些提示,显明这四国大概在什么位置。“示拿”地即日后的巴比伦,因此他们结盟的四国大概相距不远。从“示拿地”到“迦南地”至少千余公里。因此,基大老玛的四国联军先要从东到西行军上千公里,然后再从北到南进行旋风般的扫荡,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杀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杀败了以米人,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杀败了何利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他们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创14:5-7)


及至到了所多玛,所多玛王本来占尽天时地利,却在基大老玛王面前一败涂地,王和兵丁都四处逃跑。所多玛城被攻陷,城内财物和人口尽被掳掠,罗得一家也一同被掳掠。


“亚伯兰听见他侄儿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创14:14)


亚伯拉罕何来的胆量和勇气,竟敢以区区三百一十八人的家丁,出去长途追击与基大老玛的军兵作战?


论到亚伯拉罕这三百一十八人的家丁,有必要稍微详细提说一下,因为这支小小的队伍,和今天的教会有诸多相似之处。


1)生养在家


这三百一十八人都生养在亚伯拉罕的家里,不是花钱雇来的雇佣军,这一点很重要,正如中文俗语所说的,打仗还是父子兵。今日耶稣基督的教会,众弟兄姐妹都是藉着圣灵重生在神的家里,也是为着要打仗,是要做基督的精兵,为真理打仗。


2) 全服武装


这是一支全副武装的队伍,带着全力以赴的战斗意识一起出动。这一点也和神的教会相似。圣经以弗所书第六章(弗6:10-20),详细列出基督精兵的全副军装,以便在邪恶的日子抵挡仇敌魔鬼。


3) 训练有素


中文翻译译为“精炼壮丁”,英文翻译为“Trained men,”他们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一群。亚伯拉罕是个与人和平的人,但他却为征战做准备。


有人给“训练”(training)一词下个定义---“Training is to repeat something many many times until you form a habit and do it unconsciously without thinking.” (训练是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一件事直到你形成习惯可以不假思索地在潜意识里去做它。)


有人说,如果有人要在某个领域做得出类拔萃,他至少需要一万个小时的练习。


因此,这样的训练用在教会是再合适不过了。教会就是要训练众弟兄姐妹熟悉圣经、常常祷告、知道如何识别魔鬼的伎俩、知道如何用神的道去抵挡仇敌、如何才能忠心到底地跟随主耶稣。


4) 服从命令


虽然幔利、以实各、亚乃三兄弟与亚伯拉罕结盟,但这个队伍的领袖是亚伯拉罕,他们都顺服亚伯拉罕的带领。在教会里也是如此,耶稣基督是唯一的元首,信徒都顺服耶稣基督,并且顺服耶稣基督所设立的权柄。


5) 团结一致


这支队伍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他们团结一心,追击敌军“追到大马色左边的何把,”有人估计,他们徒步行军至少200英里。这样的长途跋涉,稍微有人灰心或抱怨都会使整个战斗前功尽弃。在教会里也是如此,一个四分五裂的教会不可能为耶稣基督做出美好见证。


6) 目标明确


他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解救被掳的人口,夺回被掳的财物相比之下可能只是其次。这也是教会的目标,主耶稣的弥赛亚就职宣言即是让“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路4:18)


再回到亚伯拉罕征战的事。究竟亚伯拉罕是靠什么得胜的呢?


在下文中圣经藉麦基洗德的口为亚伯拉罕祝福时给出了答案:“至高的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创14:20)


是耶和华神将敌人交在了亚伯拉罕手里。


旧约圣经中扫罗的儿子约拿单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撒上14:6)


大卫大战歌利亚时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撒上17:45;47)


约书亚攻占耶利哥,基甸三百人击打米甸十二万人,以及这里亚伯拉罕以三百一十八名家丁战胜基大老玛的四国联军,都是典型的例子。


3. 看不见的主


新约希伯来书论到信心伟人摩西时如此评价:“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来11:27)


当亚伯拉罕凯旋归来时,有两个王出来迎接他:一个是所多玛王比拉,一个是撒冷王麦基洗德。


历史中的麦基洗德是圣经中的一个神秘人物,他只在这里突然出现又旋即消失。


以后圣经中又两次提到麦基洗德,一次是大卫在圣灵感动下论到基督时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诗110:4)


另外一次是在新约希伯来书,论到麦基洗德说,“他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乃是与神的儿子相似。”(来7:3)


在创世记这本充满家谱和先祖踪迹的书卷里,竟然没有麦基洗德的家谱,但圣经说明他却是撒冷王,又是至高神的祭祀,身兼君王和祭祀的双重身份,为亚伯拉罕祝福。


新约圣经明确指出,这位麦基洗德乃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预表,甚至有人说,麦基洗德就是耶稣基督在旧约时的显现。尤其是,当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迎接亚伯拉罕时,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以及今日教会恭守圣餐的饼与杯!


因此,亚伯拉罕因着信心,就像摩西一样,如同已经看见那看不见的主。


二. 信心的美德


1. 弟兄的爱心


亚伯拉罕有充足的理由不再理会罗得,任由他为自己愚昧的选择自食其果。但罗得是亚伯拉罕的侄儿。“侄儿”原文是“弟兄。”(创14:14)因此,亚伯拉罕以弟兄之爱心,没有丝毫的犹豫,不顾自己可能要付出的代价,冒死拯救。亚伯拉罕没有以恶报恶,反而是以德报怨。


在圣经中神要求人看顾他的弟兄。


像亚伯拉罕一样,基督徒对他人的苦难必须有怜悯之心,并尽可能地予以帮助,成为这个世代的光和盐,实践圣经爱人如己的教导。


“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6:10)


2. 感恩的敬拜


麦基洗德出来迎接亚伯拉罕并为他祝福:“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至高的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创14:19-20)


“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创14:20)


这是圣经第一次提到十一奉献,而且是当亚伯拉罕还是外邦人的时候。亚伯拉罕拿出他所得的十分之一给麦基洗德献给神,是他对神信心的彰显,是他对神感恩的敬拜。


“你要以财物和一切初熟的土产,尊荣耶和华。这样,你的仓房必充满有余,你的酒榨有新酒盈溢。”(箴3:9-10)


有趣的是,“蒙福”(blessed)原文(Baruk)是“跪拜”(kneel down)的意思,明显地可以看出“敬拜”和“祝福”之间的内在联系。


3. 圣洁的操守


当亚伯拉罕得胜回来,先是所多玛王出来迎接,然后是撒冷王麦基洗德出来迎接,紧接着麦基洗德对亚伯拉罕祝福,最后所多玛王开口说话。因此,创14:17-21构成一个AB-BA的反向对称 (Chiasm)结构,生动有趣。


值得注意的是,所多玛王所给予亚伯拉罕所开列的条件(offer),是很诱人让人很难抗拒的,所多玛王等于是将所多玛通国的财富都许诺给亚伯拉罕。也许有人说,所多玛可能本来就不大,像今天一个城市一样。但即便是一个城市那么大,今天如果有人将巴尔的摩市所有的财富加在一起都送给你,你会以为是小菜一碟而轻易拒绝吗?


人对钱财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品格极为重要的指标。


据统计的数据,近十年来不计其数的大小官员被查处,几乎是百分之百有贪腐的问题。有权位的官员搞贪腐,即使没有权势的平民百姓,也几乎是全民像着了魔一样使尽浑身解数追求金钱。很少有人真正懂得“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6:10)的圣经真理!


面对所多玛王诱人的offer,亚伯拉罕则丝毫不为所动。


“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华起誓。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创14:22-23)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注意,“我已经”是过去完成时,说明亚伯拉罕向神起誓是在他出战之前。


亚伯拉罕实在称得上是手洁心清。看亚伯拉罕的这一双手:在出战之前,他举手向神起誓,将来得胜之后,绝不拿所多玛王一根线,一根鞋带。征战时,他用双手攻击敌人。如今凯旋而归,他这双手坚拒所多玛王的厚赐财物,却伸手向神献上十分之一来敬拜神。


“Abraham lived by the blessing of the Lord, not by the bribery of the world.” “亚伯拉罕是靠神的恩典而不是靠世界的贿赂而活。”


“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创14:21)


“人口”(Persons)原文是指人的灵魂。


所多玛王的offer, 是典型的浮士德式的魔鬼交易。所多玛王是魔鬼的化身,他等于在和亚伯拉罕谈条件做交换,“把这些人的灵魂都给我,你把这些物质的东西全拿去吧!”


感谢神,他知道人在得胜之后更容易落入试探,于是便差遣麦基洗德来迎接亚伯拉罕,及时给他提醒和鼓励,使亚伯拉罕在打败四王联军之后,又打了一场漂亮的属灵胜仗!


三. 信心的榜样


亚伯拉罕乃信心的榜样,我们该如何效法他?


1. 做人的原则


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人心中要有一个底线。对于亚伯拉罕来说,救人是必须要做的,哪怕要付出极大代价也是必须要做的。接受所多玛王的财物,这是不该做的,不管所多玛王给出多少的财物。人生一辈子,是需要一些原则的。这个原则怎么确定?就要以圣经的原则为标准。我做这事合乎圣经的原则吗?是神所喜悦的吗?对他人有益处吗?是一个基督徒该有的见证吗?


2. 坚定信靠神


亚伯拉罕和罗得不同结局的鲜明对比,让人们再次看见这样的事实:有神,失败也要转变为成功;没有神,无论多么成功最终都是失败;有神,你所损失的一切都将得着补偿,没有神,你所拥有的一切都必然失去。


所多玛王“比拉”的意思是礼物(gift),所多玛的意思是“燃烧”(burning),所多玛城的最后命运,多么形象化地得到应验。


3. 敬拜与蒙福


亚伯拉罕是一个敬拜神的人,是每到一个地方就为耶和华筑坛的人,是一个知道用财物来尊荣主的人。因此他是一个蒙福的人,神应许他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创22:17-18)不要忘记,在希伯来文中,“蒙福”(blessed)和“跪拜”(kneel down)是同一个字根。


“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他必安然居住。他的后裔必承受地土。”(诗25:12-13)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