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马太福音信息(四十一)---福音的战略


“战略” (Strategic), 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从事全局性、总体性、长远性、纲领性的统筹和谋划。


具有这样全局目光和远见的人,通常被称为战略家。如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丞相曹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西蜀丞相诸葛亮;近代自称“老兵不死”的二战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国际政治学均势的理论大师和外交家亨利基辛格等,都是耳熟能详的战略家。


关于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有一天历史将自有公断。但无论如何,毛泽东被称为战略家是合乎公道的,他的许多言论具有战略意义。内战时期他的以西北为立足点、以东北为制高点、以中原为逐鹿场的三角布局,便以稳固的攻防之势占据先机。


如果我们把眼光从世人身上移开,瞩目在宇宙万物的主宰,耶和华神的战略气度非语言文字足以形容,人间这些一流战略家的韬光伟略,在耶和华神面前都不值得一提。不信你请看---


“起初,神创造天地。”(“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创/Gen 1:1)这是圣经开篇第一句话:天与地!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The heavens declare the glory of God; the skies proclaim the work of his hands.”)(诗/Ps 19:1)诸天与穹苍!


“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Before the mountains were born or you brought forth the earth and the world, from everlasting to everlasting you are God.”)(诗/Ps 90:2)亘古到永远!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I a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 the First and the Las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启22:13)始与终!


本文仅仅就福音的论题,浅谈福音的战略思考!


一. 福音的预告


神在造人之初,在人的犯罪之始,神就宣告了祂的救恩,被称为伊甸园中的福音。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祂的脚跟。”(创 3:15)


实际上,神预定的救恩比创世还要早,在创世之前就已经确立。


“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弗 1:4)


“神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提后 1:9)


救恩的最终完成要等到基督再来,圣徒与祂一同进入荣耀的新天新地,因此涵盖人类历史的起始与终局。


二. 福音的成就


神在伊甸园宣告拯救世人的福音,然后经过从亚当到挪亚、从挪亚到亚伯拉罕、从亚伯拉罕到大卫、从大卫到耶稣基督的漫长世代,终于藉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成就了这奇妙的救恩。


“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祂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 (加 4:4-5)


“祂(基督)既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借着无法之人的手,把祂钉在十字架上杀了。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祂复活。因为祂原不能被死拘禁。” (徒 2:23-24)


耶稣基督是按着神的定旨和先见被钉十字架,显然,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是神早已预定的旨意,正如使徒保罗所说,是“照圣经所说…”


“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 15:3-4)


所以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救恩,是耶和华神有旨意、有目的、有计划的步骤。


三. 福音的使命


耶稣基督按照圣经所说,被钉十字架,被埋葬,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然后,祂向门徒颁布传福音的大使命。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 28:18-20)


大使命的战略性质---“使万民作我的门徒!”


“万民”不单单是国家或地域的概念,“万民”原文是ἔθνη,即英文的Ethnic Group, 指族群。


根据维基百科,“族群(Ethnic Group)”,是指彼此分享“相同的祖先、血缘、外貌、历史、文化、习俗、语言、地域、宗教、生活习惯与国家体验等,因此形成一个共同的群体。”


所以,使“万民”作主的门徒,意思是世界上每一个族群都有福音传给他们,都有人作主的门徒。


迄今为止,整本圣经被翻译为667种语言,另有圣经的部分书卷被翻译为大约2600种文字。


主耶稣说,“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太 24:14)


大使命在其他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中的重述,也都一再重复其宏大的战略要求。


“祂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


这里的“万民”指所有的受造之物(All Creation)。


“又对他们说,‘照经上所写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并且人要奉祂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路 24:46-47)


路加再次声明福音要“传到万邦”(To All Nations)。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 1:8)


主耶稣强调,门徒要为主作见证,直到地级。


四. 福音的宣扬


主耶稣亲自向门徒颁布福音的使命,俗称大使命(The Great Commission),号召门徒将福音传遍世界的角落。这样的使命单靠像渔夫税吏一样的门徒即那些“没有学问的小民”(unschooled ordinary men)(徒/Acts 4:13)是无法完成的,大使命必然是圣灵亲自做工。实际上,使徒行传正是圣灵大大做工的明证,因此,《使徒行传》又称作“圣灵行传”。

圣灵做工的明显例证记载于使徒行传第八至第十章。


使徒行传第八章埃提阿伯的太监归主,是主亲自差遣天使吩咐传福音的腓利到迦萨的旷野,向埃提阿伯的太监藉以赛亚书传讲耶稣,并为归信的埃提阿伯太监施洗。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腓利说,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于是吩咐车站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洗。”

(徒 8:36-38)


使徒行传第九章逼迫教会的扫罗归主,是主耶稣亲自在大马色的路上向扫罗显现,拣选扫罗成为主的器皿,做外邦人的使徒,扫罗眼睛得开受洗归主,从此奋不顾身地传扬耶稣基督。


“亚拿尼亚就去了,进入那家,把手按在扫罗身上说,兄弟扫罗,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扫罗的眼睛上,好像有鳞立刻掉下来,他就能看见,于是起来受了洗。”

(徒 9:17-18)


使徒行传第十章罗马百夫长哥尼流归主,是圣灵在异象中吩咐使徒彼得,要他到哥尼流家中传讲耶稣基督,于是哥尼流并他的亲属密友都信主受洗。


“于是彼得说,这些人既受了圣灵,与我们一样,谁能禁止用水给他们施洗呢?就吩咐奉耶稣基督的名给他们施洗。”

(徒 10:47-48)


埃提阿伯的太监、大数人扫罗、罗马百夫长哥尼流,这三个人受洗归主,其象征意义非同小可。


埃提阿伯的太监是含的儿子,大数人扫罗是闪的儿子、罗马百夫长哥尼流是雅弗的儿子。因为洪水之后,全地所有的人都是挪亚这三个儿子的后裔。


“这些人的后裔,将各国的地土,海岛,分开居住,各随各的方言,宗族立国。” (创 10:5)


“这些都是挪亚三个儿子的宗族,各随他们的支派立国。洪水以后,他们在地上分为邦国。”(创 10:32)


因此,这三个人受洗归主,预表神对全地每一个族群的心意,显示人类每一个族群都将有人得着耶稣基督的十架救恩。同时,埃提阿伯的太监、大数人扫罗、罗马百夫长哥尼流分别处于非洲、亚洲、欧洲,又有明显的寓意,表明世界不同国家、地区、地域,都将有耶稣基督的福音在那里宣扬。


五. 普世的宣教


主耶稣是第一个也是最伟大的宣教士,祂本为神的儿子,却甘愿离开天堂的荣耀,道成肉身降生到世上,来到充满罪恶和苦难的世间,宣讲天国的福音,并以神的羔羊成就十字架的救恩。


主耶稣在升天之前向门徒颁布大使命,十二门徒加上使徒保罗,效法主耶稣的脚踪四处传道。


使徒保罗是效法主耶稣的伟大宣教士,他与同工共有三次宣教旅程,实际上在以囚犯身份被押解往罗马的最后一次旅程中,他仍然没有忘记宣教,所以他共有四次的宣教旅程。在以步行和船只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他和他的同工将福音传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使徒时代之后的历代圣徒,奋不顾身地奔赴世界各地工场,展开如火如荼的普世宣教运动。主后前五百年,因着基督徒的有力见证,加上通用希腊文字以及罗马帝国交通的便利,尽管有罗马政府的残酷逼迫,基督教会仍在帝国版图内快速扩张。


但公元五百年至一千八百年,由于蛮族入侵,回教兴起,基督教政教合一的负面影响,使基督教的宣教事业出于相对停滞状态。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罗 10:13-15)


世界上从未听闻过耶稣基督的人们(福音对象),需要有人向他们传讲;那些传扬福音的人(宣教士),他们需要被差遣(差会/教会)。因此,罗10:13-15这段经文,构成宣教策略的基础。


“宣教事业在十九世纪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建立了许多宣教组织。”(胡斯托. L. 刚萨雷斯著, 赵城艺译,《基督教史》下卷,P380)如:


1792, 英国《浸信会传道会》(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

1795, 英国《伦敦宣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799,英国《圣公会宣教会》(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1804,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

1810,美国海外传道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1814,美国浸信会联会(American Baptist Convention)

1815,瑞士巴色差会(Basel Mission Society)

1822,巴黎传道会(Paris Evangelical Missionary Society)


近代主要宣教领袖:


大卫.布莱纳(David Brainerd) (1718-1747),美国宣教士,在美洲印第安人中传道。


威廉. 克里(William Carey)(1761-1834),英国宣教士,在印度传道,被称为近代宣教之父。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第一位到中国(1807)的苏格兰新教宣教士。


艾多奈拉姆·耶德遜(Adoniram Judson) (1788–1850),美国宣教士,在缅甸传道。


大卫.列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英国宣教士,在非洲传道。


戴德生(J. Hudson Taylor)(1832–1905),英国宣教士,在中国传道,创办《中国内地会》。


穆拉蒂(Charlotte (Lottie) Moon)(1840–1912),美南浸信会女宣教士,在中国传道。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 – 1919),英国宣教士,在中国传道。


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1927–1956),美国宣教士,五位在南美洲厄瓜多尔殉道者之一。


威廉·C·汤森德(William C. Townsend)(1896-1982),创办国际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


自马礼逊1807年来华开始,截止1950年代,来华宣教士近万名,他们翻译圣经,创办学校、医院、报刊、杂志,引介西方科技与思想,编写教科书,介绍西方文学、音乐、艺术,建立慈善事业等,推动白话文运动,废止女子裹足等陋习,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即与现代化接轨作出巨大贡献。


尤其是,这些宣教士大多把他们的生命和鲜血倾倒在中华大地,仅义和团事件就有189名宣教士及其子女被杀害,其中有8个是未满周岁的婴儿,29人是一至五岁的幼童。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主耶稣的教导,“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 12:24)


“基督徒的血是福音的种子。”(特土良语)宣教士用鲜血和生命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使主的福音在中华大地深深扎根。1949年中国基督徒大约七十万,至2000年中国基督徒人数超过六千万。如今,又二十年过去,中国基督徒人数不仅进一步增加,而且朝着年轻化、知识化、以及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稳步发展。


六. 本地的宣教


随着移民、难民、留学等因素的人口变迁和流动,过去那种宣教士要长途旅行到达宣教工场的宣教模式,已经至少部分地发生改变。近年来,难民和移民不断涌入欧美国家,其中包括大量的穆斯林和西语裔。因此,有人说现在神把宣教对象带到家门口。


留学生是另一个庞大群体,自2016年起,每年进入美国留学的国际学生人数首度超过百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高居榜首近33万人,2019年首季度来美中国留学生人数将近37万,在欧洲国家也是一数十万计。因此,校园事工、海归事工,成为海外许多华人教会的主要宣教方向和目标。


教会不传福音,不从事宣教,教会必然萎缩,这是欧洲教会和现今美国多数教会正在经历的严重问题,因此教会必须宣教。


温州被称为东方的耶路撒冷,温州人基督徒企业领袖将商业的成功认为是上帝庇护,因而具有强烈回馈上帝恩典的意识。温州人遍布世界各地,他们认为必须在普世宣教中做领头羊。一温州老板在谈到普世宣教时如是说,“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温州,温州看基督徒企业家。”语气的激情和坚定,显示普世宣教的使命感。另有一年轻基督徒老板说,“温州人的脚印遍及世界,温州企业和温州商会遍布全球各地,所有这些都能充当‘把福音传回耶路撒冷’这一使命的中转站资源。”展现一个基督徒的抱负。(引自:曹南来著,《温州基督徒与中国草根全球化》)


温州基督徒企业私人老板有如此的宣教意识,作为主要从事校园事工的教会,也当有普世宣教的眼光和胸怀!


“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