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约概论》(三十二)---启示录

有人见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在看圣经,便走上前去问曰:

“你在看什么呢?”

“读圣经。”

“你读哪一卷书?”

“启示录。”

“你看得懂吗?”

“看得懂。”

“启示录讲什么?”

“耶稣得胜了!”


使徒约翰在年迈之时因忠信基督被罗马皇帝豆米仙流放到拔摩岛上,领受耶稣基督奇特的异象,在圣灵感动默示之下,约翰记录这所见的异象及警告,抄送给小亚细亚的七间教会。因是耶稣基督的启示,故此本书称作《启示录》,取自本书卷首的第一个字:Apokalupsis, 意思是“揭示”!英文的Apocalyptic (启示文学)来源于此,旧约的但以历史、以西结书、撒加利亚书等属于启示文学,新约只有《启示录》属于此类文体。《启示录》集启示、预言、书信于一体,是新约最后一卷书,是有关人类未来启示的高峰和极致,因此与福音书和其他新约书卷一道,构成神永恒计划的完备展现和最终揭秘。


“启示录不但预见将来万物的结局,并神与羔羊最终的凯旋,还将圣经其余六十五卷书联系起来,收画龙点睛之效。事实上,了解本书最好的方法,就是认识整本圣经。”(马唐纳,新约圣经注释)


启示录充满象征性的词汇、符号、隐喻,比如数字、颜色、动物、星宿、灯台、宝石等,因此给今日信徒的领会和解释带来一定困难。阅读启示录犹如欣赏一幅抽象派画作,如果离得太近,就只能看到点点滴滴的油彩,只有从远处、高处等角度欣赏,才能看到它的美景和全貌。从这个意义上说,“耶稣得胜了”是对启示录主题简明而又准确的概括。


一.作者:使徒约翰


1. 作者多次自称约翰(1:1;4;9;22:8);

2. 与约翰福音相似,将“道”作为主基督的名字个性化(约1:1;启19:13);

3. 写作风格、内容与约翰福音相似,而且词汇与约翰福音有大量的重叠;

4. 亚细亚七教会、拔摩岛等内容与使徒约翰的生平吻合;

5. 作者身份、权柄以及本书的写作日期(A.D. 95),显明约翰是唯一健在的使徒;

6. 早期教父的公认支持。


二.日期:A.D. 95


1. 与亚细亚七教会的历史情形符合;

2. 在罗马皇帝豆米仙执政时在小亚细亚推行该撒崇拜。


三.地点:拔摩岛


四.目的:


1. 耶稣基督的最后启示,

2. 神的计划之最终实现,

3. 受逼迫信徒满得安慰。


五.主旨:在基督里的完满结局。


“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启1:19)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祂又对我说,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终。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启21:3-6)


“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阿们。主耶稣阿,我愿你来。”(启22:20)


六.特征:


1. 启示录是书信、预言和启示的混合体;约翰自称先知(22:9),本书五次提到其预言性质(1:3;22:7;10;18;19)


2. 圣经中论末世终局最为详尽的书卷;


3. 本书含有大量的象征、隐喻、符号等;


4. 本书引用大量旧约的词句、象征等,404节经文中有278节含有旧约的成分,集中于创、诗、赛、耶、结、但、亚等书卷;


5. 本书常见许多的数目组合,如三、四、七、十二等。


以“七”为例:“七教会”(2:1-3:14);“神的七灵”(4:5);“七印”(6:1-12;8:1);“七号”(8:6-12;9:1;13;11:15);“七碗”(16:1-17);“七个人物”(12:1-7;13:1;11;14:1);“七福”(1:3;14:13;16:15;19:9;20:6;22:7;14)


其他的如:二十四为长老(4:4);四活物(4:6);四骑士(6:1-8);四使者(9:14);十四万四千人受印(7:4;14:1);圣城十二门(21:12);十二根基(21:14);生命树上十二样果子(22:1)等。


6. 唯一标明阅读必然得福的书卷(1:3;22:18-19);


7. 全书乃天上与地上的情景交替式出现;


8. 匙字包括:神、耶稣基督、圣灵、天国、忿怒、得胜、羔羊、真理、天使、兽、教会、撒旦、龙、审判、声、印、七、十二、号、祸等;


9. 本书强调对真神的敬拜(启3:9;4:10;5:14;7:11;9:20;11:1;16;14:7;15:4;19:4,10,20;22:9);


10. 本书匙节:“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启1:19)


所看见的:人子的异象(第一章)


现在的事:给七教会的信息(第二、三章)


将来必成的事:七年大灾难、千禧年、新天新地(第四至二十二章)。


七.启示录的释经法:


1. 寓意派(Allegorical/Idealist/Spritual View): 认为启示录为一“寓意书卷”,无实在的历史价值,相当于灵意的喻道集,比喻公义、真理、光明等的得胜。但基督的再来、复活等是确凿无疑的。


2. 过去派(Preterist View): 认为启示录大部分已经在约翰时代都已经应验或部分应验。但许多内容如6-18章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更不用说,基督再来、复活等明显没有应验。


3. 历史派(Historical View): 认为启示录是从使徒时代至今整个教会历史的象征性描述。此说的最大难处在于解经学家对历史上的应验意见参差不一,如回教入侵、教皇的兴起、现代欧洲战争等。


4. 未来派(Futurist View): 认为启示录的预言在将来必然按字面意思应验,虽然本书使用表征和隐喻来传递字面意义,此说为正确的解释:1)约翰被告知是关于将来的事(1:19);2)启示录写于A.D.70后,因此不可能像过去派认为的已经应验;3)末世必要发生的事迄今还没有发生,如星体坠落、三分之一的人被杀、海洋生物将被毁灭、基督再来、千年国度、第一和第二次的复活、信徒基督台前的赏赐等。


八.启示录结构纲要


(一)以启1:19的描述划分大纲:(参考马有藻博士《启示录总论》)


I. 引言(1:1-8)


A. 著书的目的(1:1-3)

B. 著书的对象(1:4-8)


II.所看见的事(拔摩岛的异象)(1:9-20)


A. 约翰所见的异象(1:9-18)

B. 约翰所受的命令(1:19-20)


III. 现在的事(七教会的异象)(2:1-3:22)


A. 给以弗所教会的信(2:1-7)

B. 给士每拿教会的信(2:8-11)

C. 给别迦摩教会的信(2:12-17)

D. 给推雅推喇教会的信(2:18-29)

E. 给撒狄教会的信(3:1-6)

F. 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信(3:7-13)

G. 给老底嘉教会的信(3:14-22)


IV. 将来必成的事(末日的异象)(4:1-22:5)


A. 天上的景象(4:1-5:14)


1. 天上的宝座(4:1-11)

2. 七印封严的书卷与曾经被杀的羔羊(5:1-14)


B. 地上的灾难(6:1-18:24)


1. 揭开前六印(神的忿怒)(6:1-17)

2. 第一插段:十四万四千人受印与灾难中得救的信徒(7:1-17)

3. 揭开第七印,引入七号灾(8:1-9:21)

4. 第二插段:约翰吃小书卷、两个见证人、第七号(10:1-11:19)

5. 第三插段:(12:1-14:20)

七人物(怀孕妇人、大红龙、男孩子、米迦勒、妇人儿女、海中兽、地中兽)(12:1-13:18)

三幅画(羔羊与十四万四千人、三位天使、收割庄稼)(14:1-20)

6. 七碗灾(15:1-16:21)

7. 第四插段:大淫妇巴比伦与大城巴比伦(17:1-18:24)


C. 千禧年国度(19:1-20:15)


1. 主的再来(19:1-21)

2. 建立国度(20:1-6)

3. 撒旦被扔进火湖(20:7-10)

4. 白色大宝座的审判(20:11-15)


D. 新天新地(21:1-22:5)


1. 新天新地(21:1-8)

2. 新耶路撒冷(21:9-22:5)


V. 结语:(22:6-21)


1. 天使的吩咐(22:6-11)

2. 耶稣的宣告(22:12-17)

3. 约翰的见证(22:18-21)



启示录大纲图解


宝座与书卷的异象(4-5章);

第一插段(7章)144000人受印;

第二插段(10-11章)小书卷、见证人、第七号;

第三插段(12-14章)妇人、海兽、地兽;

第四插段(17-18章)大巴比伦。


(二)以启示录中的四大异象划分结构大纲:


四大异象皆以“我被圣灵感动”(1:10;4:2;17:3;21:10)开始。


I. 引言(1:1-8)


II. 第一个异象---教会中的基督(1:9-3:22)


III. 第二个异象---宇宙中的基督(4:1-16:21)(含七印、七号、七碗灾)


IV. 第三个异象---征服中的基督(17:1-21:8)


V. 第四个异象---荣耀中的基督(21:9-22:5)


VI. 结语(22:6-21)


(参考:滕慕理,新约综览)


九.启示录与创世记的比照



十.启示录的正反两面的比照


正面

反面

基督

敌基督

新妇

淫妇

新耶路撒冷

大巴比伦

新天新地

硫磺火湖


十一. 启示录七教会的比照

十二.启示录的神学


A.神论


启示录较少谈论神的慈爱和怜悯,较多论述神的公义、全能、永在等属性。


B. 基督论


启示录是基督论最为丰富的书卷,全书提到众多基督的名字,如:耶稣基督、主耶稣、神的儿子、神的道、被杀的羔羊、阿门、真实诚信的见证、圣洁真实、从死里首先复活的、永活的、大卫的根、犹大支派的狮子、明亮的星、万王之王、万主之主、首先的、末后的、初与终等,从不同侧面阐述、丰富基督的属性。


C. 圣灵论


启示录中记载圣灵赐下异象、劝导、见证基督等。


D. 天使论


启示录论到天使比其他书卷为多:天使服侍神、执行审判、与基督同来、囚禁撒旦、传递异象等;同时启示录也有较多篇幅论到魔鬼撒旦(堕落的天使)。


E. 救赎论


启示录的主题乃是论述从神而来藉基督成就之救赎大工的完满实现。


F. 教会论


启示录第二、三章论到亚细亚七教会,普遍认为是历代教会的代表。


G. 末世论


毫无疑问,启示录是圣经末世论的巅峰,是启示的总归、预言的终结。末世主要事件包括:教会被提、七年大灾难、基督再来、敌基督的毁灭、千年国度、撒旦的终局、白色大宝座的审判、新天新地等。


十三. 启示录有关千禧年的主要理论:


“我又看见一位天使从天降下,手里拿着无底坑的钥匙,和一条大链子。他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绑一千年,扔在无底坑里,将无底坑关闭,用印封上,使它不得再迷惑列国,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后必须暂时释放它。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它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这是头一次的复活。其余的死人还没有复活,直等那一千年完了。在头一次复活有分的,有福了,圣洁了。第二次的死在他们身上没有权柄。他们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启20:1-6)


1. 历史的前千禧年观(Historic Premillennial View)


这种观点认为,启示录讲述教会生活,信徒要经历不同的逼迫直到世代的末了。基督再来时,信徒得以复活,千禧年随之而来,然后是白色大宝座前对非信徒的最后审判,之后是新天新地进入永恒。


2. 无千禧年观(Amillennial View)


这种观点不认为基督再来时会在地上有实际的一千年的统治,认为现今教会的服事已在属灵层面应验了千禧年,启示录所描述的是教会受逼迫的生活,这种逼迫要到基督再来时结束,届时所有人都将复活,然后是最后的审判,新天新地展开进入永世。


3. 时代论的前千禧年观(Dispensational Premillennial View)


这种观点认为,启示录前三章是关乎教会,之后教会被提。启示录四至十九章是关乎以色列,即但以理书中有关七十个七中最后七年的大灾难。启示录第十九章在哈米吉多顿(Armageddon)大战之后,基督将所有复活被提的信徒带来,在地上建立以色列的千禧年国度,以应验旧约的预言。这一千年,圣徒与基督一同治理。一千年之后,撒但被释放做最后的挣扎,然后被扔进硫磺火湖里,紧接着是白色大宝座前的审判,之后新天新地建立进入永恒。


4. 后千禧年观(Postmillennial View)


这种观点认为,籍着福音的普世宣扬,世人终会归向基督,实现基督国度的千禧年统治。因此教会时代就是千禧年,那是正直与公义统治世界,良善在全地得胜,大使命已经完成,主的名传遍全地,那时“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赛11:9)此时基督就要再来,而且基督的再来就是永恒之始。


(参考:新约圣经透析,670-680页)


十四. 启示录的贡献


1. 启示录是整本圣经的终结,若无启示录,神的奥秘、全能、旨意、计划等将无从解答,而且神的应许、信徒的盼望等也将无法成就。


2. 启示录揭示神至高无上的宇宙性权柄,启示录的后三章与创世记的前三章遥相呼应,清楚显明神掌管人类的历史和终极命运。“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启22:13)


3. 启示录呈现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基督论,本书集中基督的能力、荣耀和审判,但也同时揭示,祂是被杀献祭的羔羊,也是执掌权杖的雄狮。


4. 启示录聚焦历史的终结,因此对神学末世论有更详尽的刻画和描述。


5. 启示录警告邪恶的存在、魔鬼的横行,因此信徒当时刻警醒;但基督最终完全的得胜,成为信徒的巨大勉励和终极盼望!


十五. 启示录优美经句集锦


1. 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1:8)

"I a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 says the Lord God, "who is, and who was, and who is to come, the Almighty."


2. 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启1:19)

"Write, therefore, what you have seen, what is now and what will take place later.


3. 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