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路得记赏析(五)---才德女子与奇妙恩手

七. 才德女子


波阿斯对路得说,“女儿阿,愿你蒙耶和华赐福。你末后的恩比先前更大。因为少年人无论贫富,你都没有跟从。女儿阿,现在不要惧怕,凡你所说的,我必照着行。我本城的人都知道你是个贤德的女子。”(得3:10-11)


波阿斯夸赞路得是才德的女子。让我们简要看看路得的美好品格。


路得的爱心:“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得1:14)

路得看着丧夫丧子又年迈的婆婆舍不得拿俄米,于是不顾自己将来的归宿,决心跟随婆婆来到陌生的伯利恒。


路得的忠诚: “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得1:16-17)路得跟随拿俄米,而且誓死相随,不离不弃。


路得的信心:“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得1:16)是路得信心的高峰体现。


路得的勤劳:“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得2:2)路得刚到伯利恒,还没有休息调整适应,就求婆婆许她去拾取麦穗。而且直到收割的季节结束。“于是路得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拾取麦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得2:23)


路得的孝敬:“路得仍与婆婆同住。”(得2:23)“又把她吃饱了所剩的给了婆婆。”(得2:18)路得对拿俄米的挚爱和孝敬贯穿在《路得记》全书之中。


路得的诚恳:“请你容我跟着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得2:7)


路得的顺服:“凡你所吩咐的,我必遵行。路得就下到场上,照她婆婆所吩咐她的而行。”(得3:5-6)婆媳关系向来难处,更不要说顺服。但路得对拿俄米向来顺服,甚至为养家糊口拾取麦穗也要征得婆婆同意。


路得的安静:“路得便悄悄地来掀开他脚上的被,躺卧在那里。”(得3:7)安静是女性的素养,一个风风火火的女人是不讨人喜欢的。路得是那样的安静,以至于她何时躺下,波阿斯竟无察觉。


路得的耐心:“到了夜半,那人忽然惊醒,翻过身来,不料有女子躺在他的脚下。”(得3:8)路得安静地躺在波阿斯的加下,波阿斯竟不知道,于是路得静静地躺在那里耐心等候。


路得的谦卑:“我虽然不及你的一个使女,你还用慈爱的话安慰我的心。”(得2:13)“我是你的婢女路得。求你用你的衣襟遮盖我。”(得3:9)路得自称不及波阿斯的一个使女,是波阿斯的婢女。


路得的操守:“波阿斯说,女儿阿,愿你蒙耶和华赐福。你末后的恩比先前更大。因为少年人无论贫富,你都没有跟从。”(得3:10)路得的美貌吸引许多年轻人的目光,但路得始终保守自己的贞洁。


路得的温柔:“路得便在他脚下躺到天快亮。人彼此不能辨认的时候就起来了。”(得3:14)温柔是女性的美德。这节经文对路得温柔品性的描述,实在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路得的才华:俗语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路得既有才、又有德,实属罕见的才德女子。得1:16-17路得对婆婆拿俄米的那段话,是你翻遍世界文学宝库也找不到的美轮美奂的绝妙词句。而这样优美、感人的文辞,竟出自一个摩押女子之口,怎能不叫人称奇呢?


第二章路得对波阿斯说,“我既是外邦人,怎么蒙你的恩,这样顾恤我呢?”(得2:10)路得使用word play 的手法将“外邦人”与“顾恤”这同一个字名动词的变换,显出她的才气和应对。


第三章“求你用你的衣襟遮盖我,”(得3:9)将“衣襟”与“翅膀”做文辞转换,再次显出路得的聪颖、机巧和可爱。


“路得便在他脚下躺到天快亮。人彼此不能辨认的时候就起来了。波阿斯说,不可使人知道有女子到场上来。又对路得说,打开你所披的外衣。她打开了,波阿斯就撮了六簸箕大麦,帮她扛在肩上,她便进城去了。”(得3:14-15)


“她便进城去了。”中文译本是女性的“她,”指路得扛着波阿斯给准岳母拿俄米的见面彩礼---六簸箕大麦---进城回婆婆那里去了。但早期的希伯来抄本是男性的“他,”指波阿斯,因为还有一个人比他的血缘关系更近,他便急忙进城办理这事去了。这也合乎下文拿俄米对波阿斯的判断:“婆婆说,‘女儿阿,你只管安坐等候,看这事怎样成就,因为那人今日不办成这事必不休息。‘”(得3:18)


路得回到家,婆婆拿俄米问她,“女儿啊,怎么样了?”(得3:16)英文NIV翻译为“How did it go, my daughter?”但拿俄米本来问的是,“女儿啊,你是谁?”(Who are you, my daughter?)


拿俄米的意思是:“女儿啊,你现在是谁呢?你到底仍是我的儿媳妇路得呢,还是将要成为波阿斯太太了呢?”这种诙谐、善意的取笑,只能是在两个心相知、意相投的人中间才可能有的。


瞧,拿俄米压根不是一个狭隘、机械、呆板的老太婆,而是聪明、机智、幽默。拿俄米和路得根本就是心有灵犀、惺惺相惜的一对儿才女啊!


“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箴31:10)


“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箴31:30)


八. 奇妙恩手


“波阿斯到了城门,坐在那里,恰巧波阿斯所说的那至近的亲属经过。波阿斯说,某人哪,你来坐在这里。他就来坐下。”(得4:1)


第二章路得拾取麦穗“恰巧到了波阿斯那块田里”(得2:3);


第四章“恰巧波阿斯所说的那至近的亲属经过”(得4:1)。


迄今为止,《路得记》故事中的三个主角都曾出场,但《路得记》的故事似乎还应该有第四位人物,他从未出场却处处在场,他就是耶和华神。


拿俄米离开摩押地归回伯利恒,是“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得1:6)这是《路得记》第一次记述神显明的作为。


拿俄米回到伯利恒,对伯利恒的妇女们说,“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满满的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的回来。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得1:20-21)


拿俄米在遭受接连丧夫和丧子的打击苦痛之后,她虽然无法明白无法接受这严酷的试炼,仍然对耶和华心存敬畏,仍然信奉那位“降祸与我、使我受苦”的全能者。正如约伯一样,虽然他不明白灾祸为什么一个接一个地临到他,但他仍然坚信,“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伯1:21)当拿俄米经历了神带领她和儿妇平安回到故乡,看到路得的贤惠和孝敬,看到神为她和路得预备的“赎业至亲”波阿斯,看到神藉着波阿斯对她与儿妇的看顾和供应,看到后来路得与波阿斯的美满姻缘,尤其是当她把路得所生的孩子抱在膝头的时候,相信拿俄米也会和约伯一样从心底对神发出由衷的敬拜:“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伯42:5)


“波阿斯到了城门,坐在那里,恰巧波阿斯所说的那至近的亲属经过。”(得4:1)


在耶和华神那里从来就没有“恰巧。”


神引导拿俄米和路得并一路保守带领他们回到伯利恒;

神引导路得拾取麦穗“恰巧”就来到波阿斯的那块田间;

神感动路得听从婆婆吩咐并引领她来到波阿斯的麦场;

如今同样神促使波阿斯所说的那至近亲属从城门经过。


“至亲救赎者”(Kinsman Redeemer) 有两大义务,一是赎回至亲被迫出卖的土地,“你的弟兄若渐渐穷乏,卖了几分地业,他至近的亲属就要来把弟兄所卖的赎回。”(未25:25)二是娶弟兄之妻为死者生子立后,“弟兄同居,若死了一个,没有儿子,死人的妻不可出嫁外人,她丈夫的兄弟当尽弟兄的本分,娶她为妻,与她同房。妇人生的长子必归死兄的名下,免得他的名在以色列中涂抹了。”(申25:5-6)


“波阿斯对那至近的亲属说,‘从摩押地回来的拿俄米,现在要卖我们族兄以利米勒的那块地。我想当赎那块地的是你,其次是我,以外再没有别人了。你可以在这里的人面前,和我本国的长老面前说明,你若肯赎就赎,若不肯赎就告诉我。’那人回答说,‘我肯赎。’波阿斯说,‘你从拿俄米手中买这地的时候,也当娶死人的妻摩押女子路得,使死人在产业上存留他的名。’那人说,‘这样我就不能赎了,恐怕于我的产业有碍。你可以赎我所当赎的,我不能赎了。’”(得4:3-6)


“恐怕于我的产业有碍。”瞎眼的人哪,究竟是一块地重要呢,还是赛过珍珠的才德女子路得更珍贵呢?


“房屋钱财,是祖宗所遗留的;惟有贤慧的妻,是耶和华所赐的。”(箴19:14)


对于不信的人,神常使他们“生发错误的心,”(帖后2:11)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因为,“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21:1)


《路得记》的主要人物都闪闪发光,均有可褒奖可称赞的美好品质。甚至逃荒去摩押地的以利米勒、与婆婆挥泪而别的俄珥巴,虽然令人遗憾但也都还可以理解接受,唯有这个没有名字的以利米勒的近亲“那人”当受责备,他也根本不配娶路得为妻。这个人仅在这里稍纵即逝,从此销声匿迹,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因为在神眼里,他的名字不提也罢。这个人对那些只顾眼前、只知道追求属世财富的人是何等的写照啊。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