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基督同死同复活
- cbcbcbaltimorecoun
- 2小时前
- 讀畢需時 8 分鐘
西2:12-14
感谢主,今天有五位弟兄姐妹受洗,“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诗118:24)
“This is the day which the LORD hath made; we will rejoice and be glad in it.”(Ps 118:24)
为什么信主的基督徒要受洗?首先,洗礼是耶稣基督亲自设立的基督教会的两大圣礼(圣餐和洗礼)之一,同时耶稣基督自己在地上的时候要受洗,给我们立下美好的榜样。
洗礼是一幅预表性的图画,象征信徒与耶稣基督的同死、同葬、同活!洗礼也预表信徒将告别过去,从此一个崭新生命的开始。
“你们既受洗与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祂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祂从死里复活神的功用。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神赦免了你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西2:12-13)
一. 与主同死
“你们既受洗与祂一同埋葬…” 只有已死的人才会被埋葬,接着保罗提到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也清楚显明耶稣基督的死。
人们对“死亡”现象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人们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经历。
那么,“死”到底是什么?死有三种形式:
1. 身死:
人体心跳、呼吸、脑活动的停止,新陈代谢的终止,应激反应的消失等,这是人们身体死亡的表现,也是人们常见的、常说的死亡现象。“一代过去、一代又来”(Generations come and generations go),循环往复、众所周知。
2. 灵死:
圣经对死亡的定义是“分离”,人的灵(你的本质)与生命的源头——神相分离,相当于鲜花从花枝上被剪下,虽然暂时看起来依然光鲜亮丽,但它已经处于死亡(dying)的过程。人与神的分离,就是圣经所定义的死亡。
3. 永死:
罪人在末日遭受神公义的审判,并且在地狱的硫磺火湖中忍受永远的刑罚,这种罪人在永恒状态中与神永远的分离,叫做永死。
注意,死亡不是“人死如灯灭”般的完全消失,乃是罪人在完全清醒状态下与神的永远分离和刑罚。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And as it is appointed unto men once to die, but after this the judgment.”(Heb 9:27)
人为什么会死呢?
战争、犯罪、天灾、意外、疾病、衰老… 都可以导致人的死亡,但这些都是描述死亡现象,并没有解释死亡的本质。唯有圣经明确揭示世人必要死亡的原因。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 ”(罗3:23;6:23)“For all have sinned,… For the wages of sin is death.”(Rom 3:23;6:23)
“世人都犯了罪,”论到“罪”,也有三种形式:
1. 过犯:
过犯(Trespasses)指触犯了法律和条规,除了以色列人有以十诫为代表的摩西律法之外,世界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刑法法典和交通法规,从未违背任何条规的人根本没有。
“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西2:13)“And you, being dead in your trespasses and the uncircumcision of your flesh.”(Col 2:13)
过犯,又称作“本罪”(罪行),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犯下的罪。比如触犯法律的犯罪,包括做错的事,说错的话,也包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过”!
2. 亏缺: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For all have sinned, and come short of the glory of God.”(Rom 3:23)
世人达不到神的绝对圣洁和完美,也就是“亏缺了神的荣耀。”
“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Therefore you shall be perfect, just as your Father in heaven is perfect.”(Matt 5:48, NKJV)
“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Therefore to him that knoweth to do good, and doeth it not, to him it is sin.”(James 4:17)
“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14:23)“For whatsoever is not of faith is sin.”(Rom 14:23)
“不及”包括心罪(罪念):指一个人慑于法律或道德的约束,虽然没有行出来却在心里产生各样犯罪的欲念,比如仇恨、嫉妒、淫念、贪心、苦毒、争竞、诡诈等。神看人的内心,罗1:28-32所罗列的罪恶清单中,大多包括人没有行出来的内心的罪。
3. 原罪
大卫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51:5)“Behold, I was brought forth in iniquity, And in sin my mother conceived me.”(Ps 51:5,NKJV)
原罪(罪性):指一个人源自人类始祖亚当与生俱来的犯罪倾向。不是因为我犯了罪才成为罪人,乃是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罪人,因此我不可避免、无可救药地必然犯罪。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从罪人这棵树上必然结出犯罪的果子。原罪是连小孩子犯罪都无师自通的根本缘由。
因此,任何人只要对自己诚实,都必然承认自己是一个十足的罪人,其中拒绝神、悖逆神、不认识神是最大的罪。因为再大的罪都有可能得到赦免,唯有拒绝神的罪才会将罪人投入地狱。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于是死亡就一代又一代地临到所有的人。
如果没有救赎、如果没有永生,那么死亡就是一个极为荒谬、极为残酷、无可逆转的冰冷现实。
但神是慈爱的,祂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祂不愿意看到祂所创造的人一代又一代而且永远地死去,于是祂定意对堕落犯罪的世人施行救赎。
神如何拯救人类呢?
既然死亡是由罪带来的必然结局,那么神的拯救必然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解决世人罪的问题。于是神的儿子——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成为人的样式,被钉在十字架上,付上死的代价(也就是中文“替罪羊”的道理),从而一劳永逸地成就为世人赎罪的救恩。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The next day John saw Jesus coming toward him, and said, "Behold! The Lamb of God who takes away the sin of the world!”(John 1:29,NKJV)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赛53:6)“All we like sheep have gone astray; we have turned every one to his own way; and the LORD hath laid on Him the iniquity of us all.”(Isa 53:6)
当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所有在耶稣基督里的人都和祂一同被钉死了。而洗礼正是预表信徒与主同死的明显标记。
二.与主同葬
“你们既受洗与祂一同埋葬…”(西2:12)
圣经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使徒保罗给出福音的清晰定义:“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福音),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15:3-4)
“For I delivered unto you first of all that which I also received, how that Christ died for our sins according to the scriptures; And that He was buried, and that He rose again the third day according to the scriptures.”(1 Cor 15:3-4)
这就是圣经所讲的福音,也是基督徒所传的福音,就是耶稣基督照圣经所说,为世人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
为什么在有关福音的定义中,保罗会特别加上一句 “而且埋葬了,”这几个字是否多余呢?不!这几个字不能省略,因为它证实:耶稣基督确实死了,祂为罪人的罪被钉死了。
如果耶稣在十字架上没有死,或者在十字架上死的不是耶稣而是别人,这个赎罪的救恩就无法完成。
基督徒洗礼的仪式,信徒被浸在水中,象征信徒与基督一同埋葬。“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罗6:4)“Therefore we are buried with Him by baptism into death.”(Rom 6:4)
三.与主同活
“你们既受洗与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祂一同复活。”(西2:12)“Buried with Him in baptism, in which you also were raised with Him.”(Col 2:12, NKJV)
根据林前15:3-4的定义,
死亡: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表明祂为世人死的替罪代赎;
埋葬:祂是真的死了——不是昏迷或象征,而是真实的死亡;
复活:祂真的复活了——这是福音的转折点,祂战胜了死亡。
上述任何一项缺失,福音都不能成立。
主耶稣自己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约10:18)“No man taketh it from Me, but I lay it down of Myself. I have power to lay it down, and I have power to take it again.”(John 10:18)
世人的命都是被罪夺去的,唯有主耶稣的命是祂自己甘愿舍的。祂的“舍了”代表祂的死;祂“取回来”代表祂的复活。
如果没有耶稣的死,就没有为世人的赎罪;如果耶稣没有复活,世人仍然在死亡的权势之下,也就没有拯救。因此,耶稣的死而复活,是福音的核心,也是基督信仰的核心!
“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4:25)“He was delivered over to death for our sins and was raised to life for our justification.”(Rom 4:25,NIV)
世人都犯了罪,而罪的工价乃是死,于是死便临到所有的人。没有任何人有资格为别人赎罪,因为世人都犯了罪。唯有圣洁无暇神的儿子,成为人的样式,为罪人在十字架上舍身流血,为世人赎罪。耶稣基督本是生命的源头,死亡不能把祂拘禁,因此祂受死、埋葬,第三天从死里复活,从而战胜死亡的权势,一劳永逸废除死亡的毒钩,赐给所有在耶稣基督里的人永生的盼望。祂的死是替世人赎罪;祂的复活是叫人称义。
在基督徒洗礼的仪式中,当受洗者从水中站起,预表信徒与耶稣基督一同复活。
耶稣基督藉祂的死而复活所成就的救恩,如何成就在你我身上?
“都因信那叫祂从死里复活神的功用。”(西2:12)“You also were raised with Him through faith in the working of God, who raised Him from the dead.”(Col 2:12)
神的救恩,是藉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埋葬、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完成的,完全是耶稣基督自己做成的,完全是神的恩典,世人没有丝毫的功劳和参与。我们唯一所做的,就是凭着信心接受神的奇异恩典。
我相信自己是一个无力自拔十足的悖逆神的罪人;
我相信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是为我的罪舍身流血;
我相信主耶稣被钉死、埋葬、第三日从死里复活;
我相信当我接受耶稣基督做我的救主,我的罪被神赦免、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祂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10:9)“That if thou shalt confess with thy mouth the Lord Jesus, and shalt believe in thine heart that God hath raised him from the dead, thou shalt be saved.”(Rom 10:9)
洗礼不仅代表信徒与主同死、同葬、同活,也预表信徒告别过去犯罪的、悖逆的、老旧的生命,从此开始一个信靠顺服、学像基督的新生命!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Therefore, if anyone is in Christ, he is a new creation; old things have passed away; behold, all things have become new.”(2 Cor 5:17,NKJV)
“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6:4)“Therefore we were buried with Him through baptism into death, that just as Christ was raised from the dead by the glory of the Father, even so we also should walk in newness of life.”(Rom 6:4,NKJV)
所以,洗礼不是基督徒已经拿到天堂门票后就万事大吉,乃是信徒讨神喜悦、学像基督新生命的开始。而洗礼会成为你终生难忘的生动记忆,洗礼所预表的与主同死、同葬、同活的属灵真理,会成为你追求圣洁、渴慕真道、讨神喜悦的巨大动力,奔跑摆在你面前的天路历程!
从此以后,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12:1-2)
“Let us lay aside every weight, and the sin which so easily ensnares us, and let us run with endurance the race that is set before us, looking unto Jesus, the author and finisher of our faith.”(Heb 12:1-2,NKJV)
感谢主
任运生牧师
主后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