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约翰福音讲道集(六十七)---失丧生命的就得着生命

约12:20-26

去年春天,教会一位年长阿姨送给我们家两棵梅豆苗,师母就分开种在后院阳台的两边每边一棵。后来其中的一棵梅豆茁壮成长,枝叶茂盛覆盖整个后院,甚至将搭的木架都压塌了。从盛夏到初冬,这棵梅豆结出几千个梅豆角,直到入冬霜打以后才停止结实,供给教会十几个家庭食用。正应验主耶稣的话:“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约翰福音十二章20-26节结构如下:

1. 寻求主耶稣(约12:20-22)

2. 人子得荣耀(约12:23-24)

3. 跟随服事主(约12:25-26)

一、寻求主耶稣(约12:20-22)

当主耶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时,众人欢声雷动迎接以色列的王。法利赛人在极度愤怒中又带着无可奈何的感叹,“看哪,你们是徒劳无益,世人都随从祂去了。”(约12:19)

法利赛人出于嫉妒,同时语气又明显夸张,“世人都随从祂去了。”

但颇有讽刺意义的是,法利赛人酸溜溜的抱怨竟成了一个预言:全世界将有许多人从各族、各民、各方来跟随耶稣。

约12:19明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经文,因为约12:20紧接着记载有几个希腊人来求见耶稣。

“那时,上来过节礼拜的人中,有几个希利尼人。他们来见加利利伯赛大的腓力,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约12:20-21)

这些希腊人很可能是外邦中敬畏神的人,正如东方博士以及类似罗马百夫长哥尼流一样,他们也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这些希腊人找着腓力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

一名传道人曾经讲述他的见证说,他一生有很多机会到各地讲道,看到讲台上有对传道人的各样提醒,比如“十二点准时结束”等。有一次他在纽约石溪一所基督徒学校的小教堂(chapel)讲道,讲台上一个小小的木架上刻着这样一行字: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Sir, we want to see Jesus!”)

对每一个传道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极为重要又美妙无比的提醒:让听众看到主耶稣基督!

正当犹太人整体拒绝耶稣、法利赛人谋划如何杀害耶稣之时,这些外邦人却来寻求主耶稣。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有人说,旧约的神是以色列的神,新约的神是外邦人的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神的心意自始至终都是拯救全地的人。

圣经第一卷书《创世记》,当神呼召亚伯拉罕时,是要使他成为万民的祝福。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1-3)

圣经最后一卷书《启示录》,有许许多多各方、各族、各国、各民的人归于神。

“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启5:9)

旧约先知的预言,以色列人的弥赛亚也是外邦人的光。

“现在祂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赛49:6)

所以,旧约时代神也拯救外邦人,比如借约瑟之手解救埃及人的大饥荒,借约拿的传道饶恕尼尼微人等,神也更是将祂的救恩赐予诸如喇合、路得、撒拉法的寡妇、患大麻风的亚兰人乃缦等。

新约中,当主耶稣到来时,圣经明说祂应验先知的预言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太4:15-16)

“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约4:22),然而,主耶稣也拯救了撒马利亚妇人、女儿被鬼附的迦南妇人、十个长大麻风病人中的一个撒马利亚人、格拉森被鬼附的人等。最后,主耶稣向门徒吩咐大使命,更是要万民做主的门徒。(太28:19-20)

所以,“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始终是神美善的心意。

“我们愿意见耶稣”(We want to see Jesus)不是泛泛地与耶稣见一面,乃是要深切的认识祂。

这些希腊人渴望认识耶稣,那个小教堂讲台上的提醒,传道人要向人们传讲耶稣,每个基督徒都当有这样的渴望:我们愿意深切地认识耶稣基督!

“腓力去告诉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诉耶稣。”(约12:22)

这些希腊人首先找到腓力,可能是因为腓力有一个希腊名字;另外,腓力住在加利利的伯赛大,靠近外邦城市低加波利(加利利海东面十座城的总称)。腓力找到他的同乡安得烈,然后安得烈和腓力一同去告诉耶稣。

约翰福音中安得烈共出现三次,每次都是把别人带到耶稣面前:他的哥哥彼得(约1:41-42)、那个带有五饼二鱼午餐的孩童(约6:9)、以及这几个外邦的希腊人(约12:22),安得烈无一例外地带他们到主耶稣面前,很值得我们效法。

二、人子得荣耀(约12:23-24)

外邦人寻求耶稣作为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主耶稣事工的高峰,也是约翰福音主耶稣公开事工(约1:19-12:50)的终结。从约翰福音第十三章开始,着重记载主耶稣对门徒教导的私下事工。在此之前,主耶稣常常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耶稣说,‘母亲,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约2:4)

“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约7:6)

“他们就想要捉拿耶稣。只是没有人下手,因为祂的时候还没有到。”(约7:30)

然而外邦人寻求耶稣成为一个转折点,“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约12:23)

“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约13:1)

“耶稣说了这话,就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约17:1)

显然,耶稣所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指的是祂自己的十字架!这在祂接下来的讲论中更加清晰。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有人说,一篇好的证道信息,要时常回归耶稣基督的福音。但并非所有圣经经文(比如旧约历史部分)都能轻易联系到福音的信息。

不过这在约翰福音并非困难,因为福音的信息反复不断地出现,这正是约翰福音的写作目的。约12:24这节经文正是如此——祂自己正是那将要埋在地里的“一粒麦子”!

与众人期待的荣耀正好相反,耶稣的荣耀在于摆在祂眼前的十字架!

主耶稣宣称:通往荣耀的唯一道路是十字架的羞辱,通往生命的唯一道路是十字架的死亡!

“一粒麦子”的比喻显示圣经中一贯似非而是的属灵真理(Paradoxical Principle),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是旷世最大的Paradox!(请参阅笔者《圣经中的Paradox》一文)

耶稣——

看似为小,实乃为大;看来降卑,实乃高升;看是低微,实乃尊贵;

看似无能,实则大能;看似羊羔,实为雄狮;看来软弱,实乃刚强;

看是羞辱,实乃荣耀;看似囚犯,实乃君王;看是死亡,实乃永生!

耶稣基督,那最伟大的“一粒麦子”,当祂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千千万万、不计其数的子粒来。正如法利赛人万分嫉妒又无可奈何的感叹:“看哪,世人都随从祂去了。”

三、跟随服事主(约12:25-26)

基督的十字架,不仅是祂自己进入荣耀的唯一道路,也是所有跟随祂的人进入永生的唯一道路。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12:25)

第一个“生命”指人的“肉体生命”或“自己,”第二个“生命”指“属灵的生命”,“永生的生命”。

如果一个人专爱自己,专爱这个世界的事,专为自己肉体的生命打算,那么终究要失去他永恒的生命。路加福音中那个追求田产丰盛的财主,那个天天奢华宴乐的财主,那个富有的少年财主,都是活生生的例证。

相反,如果一个人为灵魂的永恒归宿考虑和安排,他就会轻看这世界的一切,竭力寻求永恒的事情,寻求生命的源头耶稣基督,就必得着永生的生命。比如使徒保罗,视万事如粪土,为要得着耶稣基督。

恨恶自己生命的,必保守生命到永生!基督门徒的生命之道,同样符合这似非而是的属灵原理。

使徒保罗说,“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6:14)

纳粹德国时期的殉道者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说:“当基督呼召一个人时,祂是叫人来死。”(When Christ calls a man, He bids him come and die.)

为主殉道是一种特殊的恩典,只有那些配得上的圣徒才会被主验中有机会殉道。但更多的情形是,主耶稣要求信徒将自己献上当作活祭,这也是一种死:向自己死,向基督活!

“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罗6:11)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基督门徒的生命之道:不要贪爱世界,不要专顾自己,不要追求名利,不要虚度光阴!相反,基督门徒需要在如下看似“吊诡”的圣经真理上认真操练。

1)生与死: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12:25)

2) 大与小:

“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可10:43-44)

3) 施与受:

“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

4) 强与弱:

“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12:9)

5) 主与仆:

“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林前9:19)

6) 先与后:

“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太20:16)

7) 尊与卑:

“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太23:12)

8) 赚与赔: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26)

9) 富与贫:

“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箴11:24)

10) 福与祸:

“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饱足。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喜笑。…但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饥饿。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路6:21;25)

11) 得与失:

“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路12:20)

12) 智与愚:

“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1:21)

学生不能高于先生,仆人不能大于主人。跟随主的人,必须效法主耶稣的脚踪而行。

“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里。”(约12:26)

主耶稣的一生以遵行神的旨意为自己的食物,凡事为荣耀神而行。作主的门徒意味着生活方式的完全改变,昔日一切的人生目标、志向、兴趣、爱好、习惯、选择、职业等,都以荣耀神、跟随主、服事人为核心。

主耶稣给跟随祂的人一个宝贵的应许:

“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约12:26)

这是何等的福分:至高的神将尊重荣耀那些服事祂儿子耶稣基督的人。

盼望当我们见主面的时候,能够听到父神的夸赞:

“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5:21)

1956年,五名美国宣教士在南美厄瓜多尔被当地土著奥卡人用长矛刺死,“Why Waste?”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标题。这个不解的世界将这些宣教士的死看做是不值得的浪费、无意义的悲剧。然而,宣教士们的遗孀、姐妹和孩子们,却将他们的亲人视为效法主耶稣埋葬地中的“一粒麦子”,她们踏着亲人们的足迹,前仆后继地进入奥卡人中间,建立耶稣基督的教会。

五名宣教士之一的Jim Elliot 在日记中写着这样的话:

“He is no fool who gives what he cannot keep to gain that which he cannot lose.”

“付出他不能保持的、换取他不能失去的,这人决不是个傻瓜。”

“Lord, make my way prosperous not that I achieve high station, but that my life be an exhibit to the value of knowing God.”

“主啊,求你使我昌盛,不是因为我获得高位,乃是让我的生命展示出认识神的价值。”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感谢主

任运生牧师

主后二零二二年三月七日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