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路得记》系列(五)

  • cbcbcbaltimorecoun
  • 2天前
  • 讀畢需時 13 分鐘

九. 奇妙恩手


“波阿斯到了城门,坐在那里,恰巧波阿斯所说的那至近的亲属经过。波阿斯说,某人哪,你来坐在这里。他就来坐下。”(得4:1)


第二章路得拾取麦穗“恰巧到了波阿斯那块田里。”(得2:3)


第四章“恰巧波阿斯所说的那至近的亲属经过。”(得4:1)


迄今为止,《路得记》故事中的三个主角都曾出场,但《路得记》的故事似乎还应该有第四位人物,祂从未出场却处处在场,祂就是耶和华神。


拿俄米离开摩押地归回伯利恒,是“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得1:6)这是《路得记》第一次记述神显明的作为。


拿俄米回到伯利恒,对伯利恒的妇女们说,“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满满的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的回来。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得1:20-21)


拿俄米在遭受接连丧夫和丧子的打击苦痛之后,她虽然无法明白无法接受这严酷的试炼,仍然对耶和华心存敬畏,仍然信奉那位“降祸与我、使我受苦”的全能者。正如约伯一样,虽然他不明白灾祸为什么一个接一个地临到他,但他仍然坚信,“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伯1:21)


当拿俄米经历了神带领她和儿媳妇路得平安回到故乡,看到路得的贤惠和孝敬,看到神为她和路得预备的“赎业至亲”波阿斯,看到神藉着波阿斯对她与儿媳妇路得的看顾和供应,看到后来路得与波阿斯的美满姻缘,尤其是当她把路得所生的孩子抱在膝头的时候,相信拿俄米也会和约伯一样从心底对神发出由衷的敬拜:“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伯42:5)


“波阿斯到了城门,坐在那里,恰巧波阿斯所说的那至近的亲属经过。”(得4:1)


《路得记》中两次出现“恰巧,”但在耶和华神那里从来就没有“恰巧,”都是神恩手的导引。“恰巧”有“正好遇见、刚好碰上”的偶然意味,但正是作者这种轻描淡写的偶然,成为《路得记》叙事的重要转折。在《路得记》中,神不像在《出埃及记》或《士师记》中那样直接彰显神迹,而是透过看似日常的偶然来成就祂的旨意。


神引导拿俄米透过家庭的苦难和悲剧看见神预备新的道路;


神引导拿俄米和路得回归并一路保守带领她们回到伯利恒;


拾穗律法为路得开一条生路,至亲救赎律法使波阿斯介入;


路得拾取麦穗蒙神引导,“恰巧”就来到波阿斯的那块田间;


神感动路得听从拿俄米的吩咐并引领她来到波阿斯的麦场;


神调动所有因素促使波阿斯所说的那至近亲属从城门经过;


路得的忠诚、波阿斯的恩慈,被神使用成就祂自己的旨意;


路得记的婚姻故事引出大卫与基督的诞生成就人类的救赎。


上述所有这些重要事件,都是在一双恩手的导引之下、在人所看不见的平淡无奇中悄然发生的。

有一首诗歌,题目是——《那双看不见的手》


虽不见你,触不到你,

但是我知,你正在对我低语。

哦!主耶稣,哦!主耶稣,

我深知道你一直就在这里。

是你的手,钉痕的手,

重新抚慰我那破碎的心田。

是你声音,温柔话语,

再度填满我心灵中的饥渴。      


“至亲救赎者”(Kinsman Redeemer) 有两大义务,一是赎回至亲被迫出卖的土地,“你的弟兄若渐渐穷乏,卖了几分地业,他至近的亲属就要来把弟兄所卖的赎回。”(未25:25)二是娶弟兄之妻为死者生子立后,“弟兄同居,若死了一个,没有儿子,死人的妻不可出嫁外人,她丈夫的兄弟当尽弟兄的本分,娶她为妻,与她同房。妇人生的长子必归死兄的名下,免得他的名在以色列中涂抹了。”(申25:5-6)


“波阿斯又从本城的长老中拣选了十人,对他们说,请你们坐在这里。他们就都坐下。波阿斯对那至近的亲属说,‘从摩押地回来的拿俄米,现在要卖我们族兄以利米勒的那块地。我想当赎那块地的是你,其次是我,以外再没有别人了。你可以在这里的人面前,和我本国的长老面前说明,你若肯赎就赎,若不肯赎就告诉我。’那人回答说,‘我肯赎。’波阿斯说,‘你从拿俄米手中买这地的时候,也当娶死人的妻摩押女子路得,使死人在产业上存留他的名。’那人说,‘这样我就不能赎了,恐怕于我的产业有碍。你可以赎我所当赎的,我不能赎了。’”(得4:2-6)


波阿斯请那位至近的亲属坐在城门口,又从本城长老中拣选十人也坐在城门口,当众询问那近亲是否愿意赎买以利米勒的土地,是否愿意娶摩押女子路得为妻为死者留名。那近亲开始愿意赎买田地,但一听到要娶摩押女子路得为妻,而且赎买回来的土地要归于路得所生的长子,他便立刻反悔,说,“这样我就不能赎了,恐怕于我的产业有碍。”


“恐怕于我的产业有碍。”这瞎眼的人哪,究竟是一块地重要呢,还是赛过珍珠的才德女子路得更珍贵呢?


箴言说,“房屋钱财,是祖宗所遗留的;惟有贤慧的妻,是耶和华所赐的。”(箴19:14)


对于不信的人,神常使他们“生发错误的心,”(帖后2:11)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因为,“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21:1)


《路得记》的主要人物都闪闪发光,均有可褒奖可称赞的美好品质。甚至逃荒去摩押地的以利米勒、与婆婆挥泪而别的俄珥巴,虽然令人遗憾但也都还可以理解接受,唯有这个没有名字的以利米勒的近亲“那人”当受责备,他也根本不配娶路得为妻。这个人仅在这里稍纵即逝,从此销声匿迹,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因为在神眼里,他的名字不提也罢。这个可怜之人对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只知道追求属世财富的人是何等逼真的写照啊。


“从前,在以色列中要定夺什么事,或赎回,或交易,这人就脱鞋给那人。以色列人都以此为证据。那人对波阿斯说,你自己买吧。于是将鞋脱下来了。波阿斯对长老和众民说,你们今日作见证,凡属以利米勒和基连,玛伦的,我都从拿俄米手中置买了。又娶了玛伦的妻摩押女子路得为妻,好在死人的产业上存留他的名,免得他的名在本族本乡灭没。你们今日可以作见证。”(得4:7-10)


从前以色列人有什么定夺的事或买卖交易都以脱鞋为证,于是那人就脱下鞋来,宣布自己放弃赎买以利米勒土地的权利,并有以色列的十位长老当面作证。


“在城门坐着的众民和长老都说,我们作见证。愿耶和华使进你家的这女子,像建立以色列家的拉结,利亚二人一样。又愿你在以法他得亨通,在伯利恒得名声。愿耶和华从这少年女子赐你后裔,使你的家像他玛,从犹大所生法勒斯的家一般。”(得4:11-12)


得4:11-12以色列的长老提到三个女人,先是“建立以色列家的拉结、利亚,”然后是为犹大生下法勒斯的她玛。拉结和利亚的贡献,是建立了以色列家,诞生了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建立了以色列民族,因此被誉为以色列民族的母亲。她玛的贡献是建立了犹大支派,是延续犹大支派最关键的女性。这里藉以色列众长老的口,提到这三位女性,并将路得与她们三人相提并论,其神学意义在于:外邦人被纳入神救恩的计划,弥赛亚要出自以色列民族,要出自犹大支派,成为全人类的救主,从而为新约圣经书卷奠定基础,成为神学基督论的重要依据。


伯利恒城中的犹大长老为波阿斯和路得祝福时说,“愿耶和华使进你家的这女子,像建立以色列家的拉结,利亚二人一样。…愿耶和华从这少年女子赐你后裔,使你的家像他玛,从犹大所生法勒斯的家一般。”(得4:11-12)


拉结为要得孩子,对雅各不惜以死相威胁,“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创30:1)后来,“神顾念拉结,应允了她,使她能生育。拉结怀孕生子,说,‘神除去了我的羞耻。’”(创30:22-23)


她玛要给犹大生子立后的心愿如此强烈,以至于置自己的声誉、伦理、甚至性命于不顾。但圣经从来没有谴责她玛,反而藉犹大之口说,“她比我更有义。”(创38:26)


但对比她玛与自己公公乱伦而生下法勒斯,路得却是守身如玉、明媒正娶、光光彩彩、高高兴兴地与波阿斯成婚,并得到婆婆拿俄米和伯利恒长老的祝福,尤其是耶和华神的赐福,所以路得显然比拉结、利亚、她玛都要更高一筹。


《路得记》的作者将路得与拉结、利亚、她玛并列,除了强调其神学意义之外,又透过对比凸显路得的品格。拉结和利亚姐妹二人,同时加给以色列的先祖雅各,然而姐妹二人为讨得雅各宠爱而争风吃醋,为家族带来纷争、猜忌、吵闹、不睦、不安,让雅各苦不堪言。而她玛为了给犹大延续后代,不惜冒险以非常规的手段,不顾自己可能身败名裂的乱伦方式以身试险。虽然圣经从来没有谴责她玛的做法,甚至藉犹大之口称她玛比自己更为有义,但她玛的做法总是让人感觉不大光彩。相比之下,路得始终保守自己的爱心与贞洁,以合理合法、光明正大的方式,纯洁无瑕、明媒正娶地嫁给波阿斯,成为大卫王的祖先,成为弥赛亚的祖先。因此,《路得记》更加突出了路得忠诚、舍己、谦卑、无私的品格,凸显路得在以色列家族中的尊荣地位。


十.美满结局


“于是,波阿斯娶了路得为妻。”(得4:13)如同欧美童话故事的惯常结尾: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路得记》令人愉快的大团圆,正如本文开始的序言所提到的,《路得记》的明亮与《士师记》的黑暗成为鲜明的对比。

这美满的结局并没有到此结束。


“于是,波阿斯娶了路得为妻,与她同房。耶和华使她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得4:13)


这是《路得记》第二次记述耶和华神明显的直接干预和奇妙作为。


在中东文化中,“儿子是神的赐福”这样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为“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诗127:3;5)


《路得记》的前三章,分别带出了《路得记》的六大人生论题:死亡、别离、沧桑、贫困、劳苦、婚恋。《路得记》第四章十三节带出第七个也是本书最后一个人生论题:福乐!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路得记》中的七大人生论题,前面五个都是凄凉的、负面的,消极的;第六个是中性的,唯有第七个是正面的、积极的、欢喜的——团圆与福乐!


“于是波阿斯娶了路得为妻,与她同房,耶和华使她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得4:13)


这节经文标志着《路得记》之前一切的痛苦——死亡、别离、沧桑、贫困、劳苦——都在神的引导中转化为喜乐与盼望。至此,《路得记》的福乐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生命延续之福


拿俄米原本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儿子,但如今神赐给她一个儿子,生命从死亡中得以延续,败落的家族重新有了希望。这正是那位“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约11:25)的主所成就的奇迹,犹如以西结书的枯骨复活一般,在死亡中注入生命,在绝境中燃起盼望。


2.      亲情恢复之福


拿俄米与路得分别因丧偶而陷入孤单,但最后她们收获了亲情的恢复:路得有了丈夫,拿俄米有了养子,家庭从“空虚”转为“丰满。” “神在祂的圣所作孤儿的父… 神叫孤独的有家。”(诗68:5-6)在基督里信徒与神和好也彼此和好,并进入神的家成为神的儿女。


3.      贫困转换之福


拿俄米和路得起初一无所有靠拾穗度日,最后她们成为富足之家的一员承受产业,实现从贫乏到丰盛的翻转。正如主耶稣丰富的恩典:“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


4.      荣耀盼望之福


“耶和华使她怀孕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婴孩不仅后来成为大卫的祖父,最终成为弥赛亚家谱的一环。这意味着拿俄米和路得的“福乐”,远超乎她们个人的幸福,而是关乎以色列、乃至全人类的救赎,个人的幸福融入神永恒的蓝图。


“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边,我便不至摇动。因此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16:8-11)


“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诗34:8)


路得记前面五个主题(死亡、别离、沧桑、贫困、劳苦)描写人生的常态,但最后以“福乐”做结束,表明神之一中的恩典与喜乐。如同拿俄米一样,真正的福乐不是无痛苦的人生,而是即便历经苦难,最终仍在神那里得着满足。路得与波阿斯的结合,拿俄米的恢复,众人的见证,是一幅大团圆的画面,象征人生最终的福乐是永恒中在天家永远的团圆。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启21:4-5)


“妇人们对拿俄米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今日没有撇下你使你无至近的亲属。”(得4:14)


耶和华神为拿俄米预备了“赎业至亲”波阿斯,因为祂本来就是“耶和华必预备”的神。


一如路得无力赎回自己和土地,需要“赎业至亲”波阿斯的救助;世人也被卖给了罪成为奴仆而无力赎回自己,于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舍身流血,将罪人赎回。一如路得将自己圣洁无暇地献与波阿斯(这正是神保守路得圣洁的意义),被赎之人也当将自己当做新妇,纯洁无暇地献与耶稣基督。


“妇人们对拿俄米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今日没有撇下你使你无至近的亲属。愿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声。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养你的老,因为是爱慕你的那儿妇所生的。有这儿妇比有七个儿子还好。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怀中,作他的养母。邻舍的妇人说,拿俄米得孩子了。就给孩子起名叫俄备得。”(得4:14-17)


本文原定题目是《路得的宿命与终局》,在此不妨看看拿俄米和路得本来的命运和最终的结局。


在《路得记》第一章,拿俄米曾经对两个儿妇说,“拿俄米说,我女儿们哪,回去吧,为何要跟我去呢?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吗?我女儿们哪,回去吧,我年纪老迈,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说,我还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我女儿们哪,不要这样,我为你们的缘故,甚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得1:11-13)这是拿俄米的宿命,也是路得的宿命。


如今,“波阿斯娶了路得为妻,与她同房。耶和华使她怀孕生了一个儿子。…“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怀中,作他的养母。邻舍的妇人说,拿俄米得孩子了。就给孩子起名叫俄备得。这俄备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卫的父。”(得4:13;16-17)这是路得的终局,也是拿俄米的终局。


这中间的因果到底是什么?再读《路得记》,读者不难发现如下的模式。


以利米勒离开神给家庭带来横祸;拿俄米归回神给家庭带来福乐;


俄珥巴回到自己的假神不知所终,路得以耶和华为神得完满结局;


那更近的至亲拒绝救赎销声匿迹,波阿斯慷慨相助得神满满赐福。


“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怀中,作他的养母。邻舍的妇人说,拿俄米得孩子了。就给孩子起名叫俄备得。这俄备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卫的父。”(得4:16-17)


“俄备得,”意思是“服侍者”(servant,the serving one),他成了拿俄米的养子,正如妇女们对拿俄米所说的,“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养你的老。”(得4:15)


“俄备得”作为神赐福的器皿,成为许多人的祝福。


第一,俄备得是波阿斯和路得的祝福,他是波阿斯和路得的儿子,“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圣经明说,“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诗127:5)


第二,俄备得是拿俄米的祝福。俄备得是拿俄米的孙子,中文的俗语说“隔代亲,”孙子女总是给祖父母带来不尽的欢喜和乐趣,以至老年人因孙子女可以返老还童。不仅如此,是路得生了俄备得,但妇女们却说,“拿俄米得孩子了。”俄备得成为拿俄米的养子,正如妇女们所说,“这孩子必提起你的精神奉养你的老。”


第三,俄备得是以利米勒的祝福,因为俄备得名义上以利米勒的孙子、玛伦的儿子,他要延续、存留以利米勒家族的名,并保持以利米勒家族的地业。


第四,俄备得是伯利恒的祝福,因为俄备得生耶西,耶西生大卫。因为大卫诞生在伯利恒,于是,大卫那伟大的后裔基督也按照先知弥迦的预言,诞生在伯利恒这“粮仓”之地。


第五,俄备得是以色列民族的祝福。因为他的孙子大卫建立丰功伟绩,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的伟大君王。直到如今,今日以色列的国旗仍然是大卫之星。


第六,俄备得是全人类的祝福。得4:18-22这段家谱被新约圣经第一卷书马太福音完全引用成为基督的家谱,而俄备得也赫然有名。耶稣基督十字架上的所成就的救恩惠及整个人类,而耶和华神对亚伯拉罕“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创22:18)的应许,俄备得也显然有份与其中。


尾声


《路得记》的结尾以法勒斯的家谱结束:“法勒斯的后代,记在下面:法勒斯生希斯仑,希斯仑生兰,兰生亚米拿达。亚米拿达生拿顺,拿顺生撒门。撒门生波阿斯,波阿斯生俄备得。俄备得生耶西,耶西生大卫。”(得4:18-22)


这段家谱被新约马太福音完整引用,成为基督的家谱:“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犹大和他的弟兄。犹大从他玛氏生法勒斯和谢拉,法勒斯生希斯仑,希斯仑生亚兰。亚兰生亚米拿达,亚米拿达生拿顺,拿顺生撒门。撒门从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从路得氏生俄备得,俄备得生耶西。耶西生大卫王。”(太1:1-6)


家谱在圣经中通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经文,很多人读圣经时总是故意跳过去,但马太福音第一章基督的家谱却蕴含着深刻的属灵意义。基督家谱中提及的四个外邦女性,她玛、喇合、路得、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其中路得是摩押女子,其余的都有一个不堪的过去,显示神救赎的恩典是何等浩大。而家督家谱中的第五位女性——马利亚,“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是从马利亚生的。”(太1:16)应验创世记第三章第一个弥赛亚预言:基督被称为是“女人的后裔!”彰显神的信实何其广大!


在本文结束之际,让我们一同重新回顾一下《路得记》中出自路得之口的那段被广为传颂的佳句:


“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得1:16-17)


这段话不仅是路得向拿俄米的全然忠诚,也是路得对拿俄米的神---耶和华神---的全然忠诚,因此这段忠诚告白是路得的信心顶峰:“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今天若有人有信心像路得那样忠诚于主,耶和华神也必按祂自己的信实和慈爱眷顾他赐福他!


感谢主

任运生牧师

主后二零二五年十一月十三日

留言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关于我们

2003年,一群来自母会海华郡中华圣经教会(CBCHC)的基督徒领受神的异象,有感于巴尔的摩地区众多华人同胞的福音需要,于同年9月租用 Shelbourne Baptist Church 的场地开始聚会,并成立巴郡中华圣经教会 (CBCBC)。教会于2017年9月搬至新租用的Holy Nativity Lutheran Church,主要服事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周边学校的华人学生学者,在美国出生的亚洲人, 及跨文化和美国的家庭。我们除了主日中文崇拜,还办有成人主日学以及针对学前班和学龄班的主日学,同时提供婴儿照看。

​联系方式

任运生牧师            

电话:443-839-7615

邮箱:yren001@hotmail.com

​微信:yren0011

 

林锦源(Aaron)长老

电话:410-660-8569

邹静长老

​电话:443-364-8348

订阅教会周报
  • Grey Facebook Icon
  • Grey Google+ Icon

© 2019 by CBCBC.

bottom of page